资本论系列视频笔记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3年10月22日 下午

资本论不是经济学,其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构建框架,构建范畴,将社会现实放在这样的一个理性系统中,这就是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两个特点:

  1. 实证的,认为自己是理性的
  2. 将社会现实放入到逻辑框架中

(当一个人只有锤子的时候,他看什么东西都像是钉子)

物理事实 + 范畴 = 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不是直接给予我们的,事实是被范畴所建构的,只能看到物理世界物理事件

比如警匪事件就是政治概念,二者都属于暴力事件,但是匪是私人非法暴力,警是公共合法暴力。

资本雇佣劳动

经济事实:资本雇佣劳动

其中隐藏的三个经济范畴:资本——工资——商品

劳动是作为商品——因为被购买,购买也就是雇佣的意思

前资本主义的师徒关系只是半人身依附关系,没有市场行为,也就没有工资的范畴。

这句话意思:资本的范畴拿出一部分(称为工资),工资用来雇佣(工资里隐藏着雇佣的范畴)作为商品范畴的劳动

在其中发生了等价交换,隐含价值这个范畴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认为是人类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合理的生产关系,他没有政治强制,等级压迫。而是独立的个人在市场上实现等价交换

如果把资本雇佣劳动中的三个范畴都去掉,即去掉资本,去掉工资,去掉商品这三个范畴,经济事实是没了,但是事情还在发生。因为如果没有资本,也就是没有过去积累起来的劳动。

若我没钱,只有活劳动这种能力,为了保证自己的物质需求,那我必须去找那些拥有过去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人。(包括生产资料土地设施机器)

人类积累起来的劳动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消费品,一种是生产消费品,后者可以用来生产新的消费品,也就是创造新的价值。

当今人类生产的目的是价值的增殖。谁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拥有一种力量,使得没有生产资料的人的生命一部分时间由这些人所支配。

把范畴去掉后,该经济事实变为事情本身,即生产资料行使对活劳动的支配权。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就是在去除原本事实中的那些范畴,即现象学还原。

范畴之间有逻辑关系,因此是理性的。理性的基础是价值,等价交换。以统一的尺度交换,这个尺度是货币。

价值增殖的竞争是积累起了的劳动对活劳动的支配权的竞争。

社会权力

社会权力:social power

对资本作理性的研究叫做经济学,但是如果发现资本实际上是一种权力,是支配别人的力量,就发现资本是当代社会权力。

赚钱的目标:脱贫、安全、权力(代表支配别人和被别人支配),即使财务自由了,但离着权力还远,就会还以为自己很穷。

还原后,一个合乎理性的事实变成了非理性的人与人的关系,power

今天的国家机器如此强大是为了什么?20世纪基本完成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为什么还要拥有如此多威力空前的杀人武器?按照国际理性法则做生意、外交,一切都已经正常了,为什么还要建立?

根源不是我们比以往更饥饿了,根源在于社会权力。经济学家把资本的竞争描述为一个理性的活动。马克思告诉我们这是斗争,是非理性的,是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的活动。

王国维:世界上的学问只有两种,一种可爱而不可信,一种可信而不可爱。经济学理论是可爱的,马克思学说是可信而不可爱。

我们不喜欢斗争,我们要人道主义精神。

比尔盖茨说: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不足以让人们 自豪,人类在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不足以让人们自豪,人们只有在减轻或者消除人类不平等境遇方面所取得的所有成就才足以让人们自豪。 但今天我们一直在倒退,今天的市场经济是穷人为富人打工的经济,你口袋里的钱越多,整个市场为你服务的动力就越大,你口袋的钱越少,市场为你服务的动力就越小直至降低为零。当我们在歌颂当今市场经济的繁荣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地球上有十亿人口其每天的消费水平不足一美元。(当然现在中国人民已经不在其中了,因为我们实现全面小康了)

比尔盖茨没说社会权力,而是说的不平等,这不是政治的不平等,我们都有投票权,你也可以主动离开老板。

比尔盖茨想让市场为穷人服务,将企业的资本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无形的就是社会声誉,他举例联合国向全球医疗企业招标,能不能以成本价向非洲投放疫苗,奖励是给予新药市场份额。这里说明他不懂马克思。

资本增殖的本身必然创造了一部分的相对贫困,造成社会分裂,之后再去消弭贫困,否则剩余价值无从谈起。 如果比尔盖茨一开始就是慈善家,他不可能成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觉得他没有创造相对贫困,他不应该为此负责,资本的本性如此。

现代贫困不是等级压迫的结果,价值范畴的等价交换掩盖了贫困的不断被制造

法国的黄马甲运动,表面是燃油,但其实是通货膨胀导致相对贫困。

英国脱欧是民众投票的,英国是靠的金融,那么为什么脱欧呢?最终脱欧说明在加入欧盟以及全球化过程中,获利的全都是英国的大资产阶级获利。一个金融,一个贸易。

由此根据马克思的学说,逆全球化才是主导趋势。

资本竞争,上升Social power上升到国际层面,国与国之间会穷兵黩武,国内则是社会分裂,或政党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的每一次成功发展,必然伴随着社会权力的扩大,权力就是冲突、对抗,是非理性的。

资本capital分为财富wealth和权力power,财富不以土地和牲畜的多少计算,这是使用价值多,资本增殖了才叫财富。研究资本的运动,也就是研究社会权力的变动。财富增加,权力必然同步扩大,导致社会矛盾。

政治权力是国家机器,军队警察监狱,这是用于维护社会权力的。

一个弱小的人如果有很多钱,首先他不会担心别人抢,因为有政治权力即国家机器保护社会权力;其次一大堆人会不断游说他让他投资,即求着他雇佣,求着他支配自己的一部分生命时间。这个过程,钱没说话,所以社会权力不是观念,不是idea,但我们说的话一直在承认它的力量。

但是观念必然会来,观念把这个真实的感性的力量表达为right权利,法的范畴就上去了

power——权力

right——权利

非理性的权力变成了理性的权利

无论政策如果变,我手里有social power,最后谁听谁的?

社会权力不能直接等同于政治权力。

所以改革是不可避免的,国营企业拥有资本同时是政治权力,需要把政治拿掉,还原为社会权力才行。当时有投资饥饿症,也就是投资后利润达不到,但是不能倒闭,所以继续投资。

所以我们改革,承认社会权力,承认体制外的经济活动,不承认的时候叫投机倒把,现在变成了搞活经济。这是意识形态的改变,观念的改变。

Power + ideology(意识形态) ——> Right

政治权力承认了社会权力,将其表达为私有财产的权利,上升到了法的概念(2006年物权法)。

扩大开放:承认国外的social power

深化改革:清洗掉国内在social power上的政治维度

不是Right让你拥有了支配别人的力量,而是social power

所以改革开放并不是观念的改变,不是思想解放的结果,这是历史唯心主义。而是在计划经济晚期,产生了异质的要素,这是不能容纳在计划经济内的。产生的原因则是因为有货币。只要有货币,有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一直在起作用。因此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本身包含着与自身相异的要素。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行为难道叫做社会主义吗?不是,价值规律一直在起作用。

当时实际上是没有资本家的资本社会

这种异质的东西一定会突破计划经济,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新的社会权利一定会在原本的计划经济中成熟起来,然后意识形态要表达它,上层建筑(法的体系和国家制度)都要表达它。power决定了right,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上的意识形态与政治上的国家制度和权力机器)

劳动抽象化

范畴本身,是怎么来的比如价值这个经济范畴怎么来的?

价值这个范畴我们觉得很容易理解,只要商品交换存在那么人类的产品呢它就有两个维度:一个叫使用价值,比如说这块手表使用价值用来看时间,这块手表价值200块,是他的价值。劳动产品成为商品,那么就意味着有一个价值范畴

200块的手表和值200块的皮鞋可以等价交换,本来生产手表的劳动跟生产皮鞋的劳动是完全不同的劳动,是完全不同的使用价值。他们之前是无法通约的。作为商品交换,必须通约,满足等价交换的原则。

这时需要把劳动抽象化,即一定时间内人类时间与体力的支出。劳动也有二重性,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价值是抽象劳动创造的,虽然在现实中这是一种劳动。

生产目的改变

商品交换在资本主义之前就有了,

W - G - W,这时货币只有媒介的作用,只是流通手段。但对于投资来说,则是G - W - G’。前者生产目的是获得我不能生产的产品,后者的生产目的是货币增殖,G’ > G,差值就是剩余价值。这意味着原来仅仅是流通手段的货币,变成了财富的主体

中国古代也有商品流通,但商人积攒货币后,是置办田产,有了田地才是真正有了财富,这是中国古代。但是欧洲不一样,因为欧洲贵族对土地的占有制是世袭的。所谓封建,就是封土建国,所以欧洲和中国古代封建不一样。中国阶层是可以流动的,一个是科举,一个是财富。所以中国古代内部不能发展出资本主义,中国古代的人们不可能把生产的目的变为剩余价值,我们追求的是使用价值。

欧洲商人的货币无法转换为土地,资产阶级的法语意为城关市民。商人就是在领地之中从事贸易,如果受到贵族武装侵袭,就需要武装保护。

欧洲资产阶级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将自己武装起来与贵族武装进行战斗,但是经常失败;到了第二阶段:建立资本所需要的政治制度,即各种革命;第三阶段是与无产阶级斗争

商人的目的是赢得动产的自由,即动产能够战胜不动产的历史权威,让货币战胜土地。 前提是贵族要垮台,而当时欧洲贵族喜好东方瓷器绸缎,于是商人扩大海外贸易,让贵族的钱到商人中。没钱了,也就没钱支付仆人、土地上的半农奴。这批人奔向城市,但行会手工业完全是闭源的,这批人自由了,但自由的一无所有。而此时,商人等着他们呢——工厂手工业。商人一开始不在生产领域,而是在流通领域,但时间长了,商人肯定更了解市场的需要,商人想要手工业服从于市场,但是行会手工业不服从市场,而是一定区域的老主顾,这种手工业没有扩大生产的需要。

等到大量劳动力进入到城市中,商人又在等着他们,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劳动力。商人投入资金,雇佣劳动力,生产商品,进入市场,获得资金,继续雇佣劳动力扩大生产。生产目的改变了——追求剩余价值。

但是资本的生命本性就是增殖,按其本性,要求他一定要突破欧洲有限市场,走向世界的市场。商人与劳动力结合,与贵族对抗,贵族要么卖爵位,要么卖地,要么转变为资本家(新贵族)

由此土地世袭占有权改变。土地被纳入到资本中,产生了圈地运动,羊吃人。

要现代化必须先工业化,工业化的前提是什么?剥夺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工人生产不能吃不能穿的东西,但是工人自己要吃要穿,谁来提供?农民。如何理解计划经济,一个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如何快速工业化,实质是剥夺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通过差价交换农业与工业产品。 比欧洲温和,但是就是穷。不剥削农民,不可能短时间实现工业化。

资本开创了世界史。

欧洲的王室是支持商人的,因为王室最大的敌人是贵族。

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最著名的

国富论的原则:让政治从市场中退出

政治经济学经历的阶段:重商主义到重农主义,再到一门科学,标志就是劳动价值理论,这让经济学称为一门科学,获得了研究对象。

劳动价值论

劳动:一般劳动:凡是能使货币增殖的活动都是劳动,所以理发师的劳动也是劳动,创造的是商品价值。

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使用价值)

这样完成了一件事:把具体劳动的感性特征抽象掉,只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量,这个量的体现就是货币。货币因此也成为财富主体,而不是一般等价物。

不同的劳动能够被等量齐观

货币增殖:劳动的量增加,这个劳动量增加是在生产领域增加,不可能在流通领域。

具体劳动受抽象劳动支配,如果具体劳动不能给资本带来增殖,那他就不算劳动。所以研究哲学不算是劳动。

经济学取代了记账学,一个家庭内一定要计算一月内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即直接计算使用价值,并设法保住这个使用价值。

但今天不能丢掉记账,经济学,是通过市场,让通过劳动创造的剩余劳动卖成剩余价值,货币增殖,获得在市场上的购买力。万一市场断了呢?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要考虑这些使用价值。一旦危机要保持必要的粮食储备。

如果整个社会的电网都崩溃了,蜡烛就重要了。人还是要站在大地上的。年轻的钱不能花完,必须储蓄。假如货币没有脱离金本位,钱始终是那些钱,购买力始终是可靠的。

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完全脱离大地,稍微有点钱的老人是最惨的,整天担惊受怕自己的财富缩水。

资本的本质:抽象劳动统治具体劳动,交换价值的增殖支配使用价值的生产。

这是近代以来的唯心主义

但财富作为使用价值的数量来计算这件事是不能被遗忘的

金融危机会在几个月内将十年经济发展毁于一旦,90年代金融危机,韩国老百姓将黄金上交国家,短时间内恢复韩币的金本位制,稳住韩币

因此金银不是天然的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只是矿产,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流通的,但如果要把财富用货币来表示,应该在自然界寻找一种储备有限,质地均匀,便于分割携带的东西。——只能是金银

G - W - G’

资本与技术是孪生兄弟

G是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工资),开始劳动过程,即劳动时间,产生新产品,如果原材料的价值完全转移到了新产品上,产生的多出来的价值完全等于工资,那么资本家变成了义务劳动。

马克思用剥削这个词没有任何道德贬义。以往的农奴劳动是等级强制,现在的剥削是正义的。

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经营企业的行为是服从资本的逻辑的,与其道德品质无关。

资本家没有奴役任何人,只是按照资本的法则,必须要将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市场是一个竞争的舞台,产品要么便宜,要么质量好。这迫使资本家降低成本,第一种方法是延长工时,但无法无限延长,因为要吃饭睡觉,12小时最多了,第二种是减少必要劳动的时间,即提高生产效率,第一种是劳动者更熟练,第二种是新技术。

围绕相对剩余价值,展开了技术比拼。

中国是第一制造业大国,因为量大,不是质量。这是中低端制造业,高端是技术。高端能够获得品牌的地位,有品牌就有市场。

相对剩余价值的开发,只能依赖新技术的研发,这能够带来两个好处,第一个是提高产品质量与效率,第二个是创造新的使用价值(iPad这种新产品就是新的使用价值)

美国特别强调产权,是因为其实体制造业很少了,但三亿人口的老百姓并不都在硅谷,实体制造业衰落造成大量的失业人员。所以特朗普号召制造业回归本土。

资本主义的生产一定带来技术的进步,在此之前人们没有技术,只有技艺。技术将自然抽象化看作资料material的世界,技艺则是追求天人合一。把劳动抽象化必然也会把自然界抽象化。资本与技术是孪生兄弟,中国的土壤既无法产生资本主义,也无法产生对自然界的技术的态度。

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不是说生产工具的进步带来新的生产关系。从行会手工业到工厂手工业,生产工具没变,生产关系变了,行会中是师徒,工厂中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求相对剩余价值。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后,机器在逻辑上被发明了,经验上还没诞生。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只是一个宫廷里的玩具

所以鲁迅说,中国的四大发明不是生产力

所以资本与技术是孪生兄弟

没有技术,资本无法竞争,没有资本,技术无法被要求

资本在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个改变的指向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改变靠天吃饭;运用到医疗,延长生命;运用到电声转换,将古典音乐收入到口袋中。这是积极的方面,不能被否认也无法被忽视。

核能是不能运用的,因为人是会犯错误的动物。新能源的运用是要靠旧能源,资本主义不断要求效率,效率就不断要求高效的能源

资本主义内在界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外在界限,它要求突破一切民族、疆域、文化

但它有内在界限,即资本主义的每一次发展,都会同时产生限制自己的力量

  1. 必要劳动是活劳动的交换价值的界限(必要劳动是等于工资的那部分劳动,所以剩余劳动是必须的。劳动力是商品,也就有交换价值):技术运用后,必要劳动比例减少,但劳动者的工资不会变多。如果必要劳动的比例进一步减少,就会发生裁员。产品需要卖给大比例的人口即劳动者,但劳动者购买力没有提高。资本家的矛盾心理:员工在企业内部工资一直不变,但当员工一出企业,又希望他们有旺盛的购买力。这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悖论西方国家通过二次分配——社会福利解决,这与资本主义无关,让劳动者敢于花钱,能保证最基本的保障。

  2. 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和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剩余劳动是一直都有的,它是过去积累起来的劳动物化为使用价值。到了资本主义时,剩余劳动不能停留在实物形态,它必须要在市场中转换为剩余价值,实现货币的增殖。否则就破产。所以出现倒牛奶。因此过剩的绝不是剩余劳动过剩的是这部分剩余劳动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剩余价值。 唯一的做法就是毁掉,重启市场需求。要么自然灾害,要么发动战争。资本主义一方面极大促进了生产,积累剩余劳动,但又在随时准备破坏这些积累起来的劳动。 相对过剩发生,产业链资金链都受影响,容易连锁反应发生经济危机。日本侵略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展新市场,瓜分殖民地。而美国当时则是选择另一种方法,突破资本主义的第三个界限(见下)

  3. 货币是生产的界限: 生产目标是货币增殖,资本主义投入开始就是货币,整个过程都以货币作为媒介。产业链从上游一直到下游末端直接面对消费者,如果钱回不去,资金链就断了,只能印钞票。这样货币天然是金银的原则就被破坏了,因为你没法印金子。美国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超发货币,低息贷款,启动资本主义生产第一个阶段。让货币与黄金脱钩。救济企业,应对就业危机,工人就业有了钱,又回去消费,将剩余劳动转化为剩余价值,解决过剩危机。内部危机只有两个手段:超发货币与国家投资。最终走入资本主义最终形态,金融资本主义。金融4个方面,银行,证券,保险,基金。

    马克思谈金融:生息资本:金融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资本成为商品进行买卖。资本作为商品,即资本产生利润的能力被买卖了,产生的利润是资本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产生利润的能力是资本作为商品的价值。这个产生利润能力的价值如何确认?资本之所以表现为商品,是因为利润被分割为利息和本来意义上的利润,是由供求,从而由竞争来调节的。供求平衡,价格与价值相等,工资就是一种价格,因为工资是波动的。资本作为商品被买卖时,便有价格,价格就是利息;而使用价值就是生产利润的能力,那这个能力有没有价值中心线,也就是说有没有价值?资本生利能力的价值是多少?这里的竞争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偏离,而是除了由竞争强加的分割规律之外,不存在别的分割规律,并不存在自然利息率,利率没有自然界限。所以这个商品,只有价格,没有价值。金融危机的可怕之处也在于此,它没有价值中心线。所以资本只是表现为商品而不是商品。为什么不具有自然属性,一是使用价值无法确定,只能用最近的过去作为不远的将来的近似,二是供求关系也就是货币供应量不确定。

生产是以货币作为价值和财富,货币贬值后经济就垮了。但中国人厉害的一点在于,如果生产和消费的一系列过程垮掉,那么可以直接让生产和消费在地摊上见面。资本不行了,就走合作化的道路。

  1. 使用价值的生产受交换价值的限制。如果某种生产价值带不来剩余价值,那么这种使用价值将不被生产。但他可以改头换面,带来新的剩余价值。

这是资本主义自己发展的同时,也在积累否定自己的力量。

其带来的文明的果实不会消失,但不能用产生的方式来保存这种果实。

马上得天下,但是治天下要下马

资本主义的消亡不是从外部被否定的,而是从内部。

中国以自己特色的方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过去几十年获得的方式不是保存的方式。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1919的反帝反封建,到49年新中国成立,再到79年的改革开放,如今赢得总量第二,一个靠资本,一个靠技术,缺的是这两个,多的是廉价劳动力与自然资源。

资本主义还有一段路要走,我们要用自己的路走。


资本论系列视频笔记
https://blogoasis.github.io/post/84e29d5d.html
作者
phInTJ
发布于
2022年8月9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