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entum doesn't come from waiting, but doing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年3月6日 凌晨

INFJ是有拖延症的,想做一个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拖延,一直拖。
但是我认为,与一般的拖延不太一样的一个点是,INFJ的拖延,是想拖到一个完美时间,完美的状态。

这背后,或许还是与INFJ的完美主义 / 过强的责任感有关系。

举例说明,当我尚在学校中时,由于实习通勤一天要画两个小时,通勤时间较长,所以总是会想要保持一个充足的睡眠,来达到一个好的工作状态。

当我想写点东西的时候,也想要先把思路搞清楚,或者找一天空闲的时候。结果后面在周末也不愿意写。

这样的后果就是,很多我本来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事情,总是喜欢拖到周末里。而这样又会给周末带来过多的期待,正所谓期待越大,失望的落差越大。一旦周末没有以一种近乎于完美的状态度过,没有获得一个自然醒的充足的睡眠,我会觉得很焦虑,急躁不安。
这样的状态又会被带入到新的一周。

所以我似乎失去了立刻行动的一些能力。

还记得大二大三的时候,尚在学校的襁褓之中,我有很强的写作行动力。那时候想到什么就想写一篇文章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当我把所有的笔记都整理到obs里的时候,一共有一千五百多个笔记。我承认里面有一些重复或者课堂内容的笔记,但是当时自己的输出欲望也可见一斑。

后面,可能是开始实习之后,当处于工作这样的一个严肃状态时,我总是想要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公司。但是这也导致了对于自身状态的过度苛求。不是完美状态,就会开始焦虑是不是工作表现不好。

不仅是工作,甚至是一些出去游玩,重大的事件,我也总是想着以完美的状态迎接。

期待完美状态本身没有错,这体现了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但是问题是过则成灾,过度追求完美状态,反而会导致拖延。
因为完美状态可遇不可求,不确定因素太多,无法保证总是在完美状态下去做那个想做的事情。

更何况不同的事情还对应着不同的完美状态。

就比如写作,其实最近一直有一些想法想写下来,但是总是觉得下班回来很累,状态不好,想着留到明天,留到周末,但是结果就是一直在想,甚至拖延直到这种写作的欲望消退。
就比如锻炼,有时候锻炼也会因为某天比较累而退堂鼓。

但是外界的事情是客观发生的,比如朋友的聚餐,过年的团聚,生日的狂欢。
你无法总是保证以最佳状态迎接这些期待的事情。

但是没有最佳状态,不意味着做这些事情,就毫无意义。
做事情本身,就是意义。

看到标题这句话时,我就决定还是要写一点东西出来。
可能不成熟,可能没有章法,可能有点困。
但是你不能总是等到成熟了再去输出,不能总是等到100% 的完美再去做事情。
因为即使等到100% 的完美状态,你或许也没有了在50%状态时候,做那件事情的欲望。
但是在50%的状态下完成这件事情,完成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成果,意味着一种收获,意味着一种价值。

所以当你再次感到空虚而无所事事的时候,不要再去被动地等待那个完美状态的到来,然后去做某件事情;而是先从小处着手,挑一点开始做起来,做到完成,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朝着完美状态的主动努力。

该图片由wal_172619Pixabay上发布


Momentum doesn't come from waiting, but doing
https://blogoasis.github.io/post/9e3fa89c.html
作者
phInTJ
发布于
2025年3月5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