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人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蜕变之旅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4年7月2日 晚上
列车人生: 从校园到社会的蜕变之旅
在这个初夏的毕业季,偶然发现了Netflix出品的电视剧《雪国列车》,并伴随我完成了毕业前的最后一段时光。这部改编自同名电影的剧集,以其独特的反乌托邦世界观和深刻的社会阶级批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让我感触最深的并非剧情本身,而是它与我当前人生阶段的奇妙共鸣。
系统的异化:从雪国列车到现实社会
《雪国列车》中的封闭世界是一个极端的缩影,展现了社会系统对人的异化。由于资源有限,乘客被分为一等人,二等人,三等人和末等人,所有的乘客被迫适应这个狭小而严酷的环境,但为了生存,他们也都形成了各自阶层下独特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即使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下,当听到可以走出列车去寻找新的伊甸园的声音时,依旧有人对于列车恋恋不舍。这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图书管理员布鲁克斯。他在监狱中度过了大半生,当重获自由时,却无法适应外界的生活,最终选择了自杀。这个悲剧性的结局同样揭示了体制对人的异化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被各种系统所塑造。从学校到职场,每个环境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和期望。我们不知不觉中被这些系统同化,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当我们需要离开熟悉的环境时,往往会感到不适和迷茫。这种感受,与《雪国列车》中那些面临离开列车选择的乘客何其相似。
从校园到社会:场域与习性的剧变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场域”和“习性”概念,为我们理解人生转折期的挑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场域是指特定的社会环境,而习性则是个人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当我们从一个场域转换到另一个场域时,原有的习性往往会与新环境产生冲突。列车就是一个特殊的场域,而各个阶层乘客们的行为习惯则是在这个场域中形成的习性。
回到现实,从高中到大学,再从大学到社会,每一次转换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高中时期,我们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固定的作息时间。进入大学后,突然面对自主安排时间、主动学习的要求,许多人会感到无所适从。这也使得不少名校的学子在四年甚至七年的学习生活中无法找到前进的方向。
而从大学步入社会,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大学里,我们享受着相对自由和庇护的环境,习惯了老师和学校各种政策的兜底,习惯了宿舍的集体生活,众人的谈笑风生,习惯了方便的基础设施,有固定的学习生活节奏。但迈入社会,不仅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还要学会独立生活,处理各种琐碎的日常事务。这种转变不仅仅是物理环境的变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的彻底转变。
就我自己而言,由于很早就开始实习,加上大四没课,因此很早对学院失去了强烈的归属感,每每听到同班同学、课堂作业对我来说都有种陌生感与割裂感。我也在长时间的实习生活中逐步养成了工作需要的一些思维。但是由于自己仍是学生,因此住宿等所有生活类的习性都还是适应着学校这样的一个场域。直到临近毕业开始租房,并在随后独自搬家,整理东西时,才又一次在生活上体会到场域的剧变。租房意味着我以后再也无法去图书馆接水;也没有人会在宿舍里每天打扫;基础设施比如门锁空调坏了也只能自己找人去修,而不是直接和宿管阿姨说一声就行;再也无法体会到上床下桌的感觉;etc。
青春易逝: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这种对过去的怀念,与《雪国列车》中那些不愿离开列车的乘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害怕失去已经适应的生活方式,就像我害怕失去青春岁月的单纯和美好,失去好不容易构建起来的人际关系。然而,生命的列车永远向前,我们也必须学会在怀念过去的同时,勇敢地面对未来。
拥抱变化:聚焦当下,展望未来
面对即将到来的变化,我亦曾感到忐忑和不安。但《雪国列车》的结局给了我启示:所有人都害怕不确定性,但无论是选择留在列车上还是前往新的伊甸园,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这种改变。
大学里的美好回忆应该被珍惜,但不能被它们所束缚。大学生活给予我的友谊、知识和经历,将永远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要聚焦当下,珍惜拥有的每一个机会和小幸运。对于未来,应该保持希望和憧憬,就像剧中那些选择离开列车的人一样,勇敢地迎接未知的挑战。
人生就像一趟列车,不断地驶向未知的方向。场域在变,习性也必须随之调整。从校园到社会,从学生到职场人,这个转变过程可能会充满挑战和不适。但正如《雪国列车》中的角色们在极端环境中也能找到生存的意义一样,我们也要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乐趣。
结语
没有人能永远在18岁,但永远有人在18岁;没有人可以永远在青春,但永远有人正值青春;没有人可以永远在大学校园里多姿多彩,但永远有人在大学校园里面青春洋溢。因此,当外部的场域变换,并且自己无法控制的时候,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的习性,并努力适应场域的变化。过去之事可以怀念,但只应该被当作成美好的回忆,不应该成为我们聚焦当下的阻力。